追星筑梦 以安光之名
穿越岁月的烟尘
回望那一夏
是你
捧回了军令状
给我们以新的梦想
谁曾想
那遥远的、在天上的星
从此也会有“安光”之名
?
空气中刺鼻的气味
那是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
头顶挥之不去的灰霾
遮蔽了蓝天碧水
如何在万米高空让它们无所遁形?
是你
突破光谱检测、数据反演难题……
拨云穿雾 精彩演绎
?
孕育多年的卫星载荷“孩子们”啊
即将送入太空
年纪尚轻的你 却已然熬白了头发
就让我们送“孩子们”最后一程吧!
历经整星实验、振动实验
?“孩子们”“走进”卫星发射场
?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点火!发射!”
火箭的烟羽腾空而起
“孩子们”告别了孕育它的中华大地……
?
而这仅仅是开始
太空中
“孩子们”乘坐着卫星组成星座
在轨运行 发回宝贵的数据
地面上,用户单位紧张地分析
一天天、一年年
不知道什么时候
天空又恢复了蓝色
空气又恢复了清新
?
“孩子们啊,你们代表中国在太空遨游吧!”
在小小的科学岛上
为“孩子们”成长付出心血的你这样想
你还希望
——未来的“孩子们”能够登上月球!登上火星!
?
?
作品简介:现代诗《追星筑梦 以安光之名》描写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卫星载荷研制团队群像。
历经十几年的刻苦攻关,卫星载荷团队研制或在研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高精度偏振扫描仪、云和气溶胶成像仪、云判气溶胶监测仪、大气校正仪、水分子分析仪等多种类型航天载荷,凝练出一只老、中、青组成的科研骨干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卫星载荷研制技术和能力。
诗歌展现了卫星载荷不同研制阶段、代表性科研节点中,老、中、青科研工作者勇挑重担、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